重點不是我做什麼,是我為什麼而做-- 照護老人 美籍修女洗尿布20年
【本報台南訊】七十八歲美籍修女潘莉安(Joan Ann Barrett),遠渡重洋來台奉獻,二十年來在台南市仁愛修女會附設的老吾老老人養護中心裡清洗老人尿布,每天面對又髒又臭的尿布,潘莉安卻沒有抱怨,「重點不是我做什麼工作、而是我為什麼而做」。
潘莉安十九歲成為修女,先在美國擔任小學老師多年,後來自願前往國外服務,民國七十二年到台灣,一開始也是當老師、教英文,還擔任護士助理,後來轉到台南,一頭栽進洗衣房中,至今已近二十年。
老吾老老人養護中心專門收容清寒的失智、失能老人,多數老人都坐在輪椅上,無法生活自理,需要大量人力協助擦澡、換尿布,為了環保,該中心從沒有用過紙尿布,一直都用布尿布,「老人家每兩小時換一次,每天大約要換一、兩千塊尿布」。換下的尿布又髒又臭,都靠洗衣房清洗、消毒、曝曬,折得漂漂亮亮後,送回給老人用,同時要負責清洗院內所有老人的衣物。
一開始,這些衣物、尿布都是潘莉安一個人清洗,她年紀漸老後,中心請義工協助,每天的工作量還是不小,但她笑著舉起右手臂,秀出自己的臂肌,「洗衣服練得身體這麼好,很棒」,院內老人看到她都會追著問「我的洗好沒」。
「從沒有想過洗尿布有什麼不好,也沒有想過要不要換一份工作」,潘莉安強調「我們是一個團隊」,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能讓其他人輕鬆一點,而且老人家們能夠穿到乾淨的衣物,她就很開心,「重點不是我做什麼,而是為什麼做。」
潘莉安小生長在農家,經歷二次大戰時物資貧困年代,對她來說,洗尿布並不困難,也不是卑微的事,只要有奉獻的心,做什麼都一樣,她笑說「只要體力許可,我要一直洗下去,真的洗不動,再回去美國養老。」
-----------------------------------------------區別新聞與心得的分隔線--------------------------------------------------
老實說當初看到這則稿單時,我被「重點不是我做什麼工作、而是我為什麼而做」這句話感動,我一直在想...那是什麼樣的正向力量,讓一個英文老師心甘情願的洗尿布二十年?
後來看到稿子的時候,更是被她感動,凡人認為的苦差事,在修女心裡卻不這麼想,她告訴自己「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這個團體就可以更輕鬆」,就這樣一洗二十年,也從未生起換工作的念頭,我真的覺得她很了不起!
每每看到西方傳教士遠渡來台傳教的故事,就覺得他們好了不起,他們通常都是在偏遠地區裡默默耕耘,他們不介意環境差、地方偏遠、語言不通,心心念念想的是如何讓這裡的人們過得更好,很單純的初發心,不論完成他們的夢想需要多大的力量,需要經歷過多少挫折與困難,他們都有毅力的堅持到底,只為了完成當時向上帝、天主的承諾,只為了讓另一片土地的異教徒生活得更好,這讓我覺得更了不起!
發心很容易,但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久遠的時間都能維持這樣的初發心,而不因為時空、時間、人事更迭而改變,這更是難得的事。
------------------------------------------------硬要來湊一腳的分隔線----------------------------------------------------
今天這篇是「遲到」的365系列,沒辦法,一回來看到《同伊》就忘了這件事XDD
這篇是在臉書上回應海洋之星的讀報感想,老實說,當初只是覺得這個新聞的內容真的很棒,為主角的付出覺得了不起,只是沒想到這篇新聞竟然被大師看到,還成為他開示的主題,心裡很驚喜,而且竟然還有人以「重點不是我做什麼工作、而是我為什麼而做」來參話頭,並寫了一篇心得,真是篇好有影響力的新聞ㄚ~~
身為編輯的我,還真的有給它小小的與有榮焉(哼,明明就是虛榮XDD)